• 首页
  • 新闻与通告
  • 文学系简介
  • 招生信息
  • 文学系金字奖
  • 系刊 《上半场》
  • 师资力量
  • 专业设置
  • 课程建设
  • 科研 教材
  • 创作 实践
  • 历史沿革
  • 校友园地
  • 文学系>>历史沿革
    电影文学系历史沿革
    2006-05-08 09:59:34

                    节选自《365bet官方博客院志(1950-1995)》

      一、编剧编辑班和文艺理论教研组

      电影文学系,是1961年根据文化部的决定建立的。是培养电影文学人才的专业学系。它的前身是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时期的编剧编辑班。

      1951年,表演艺术研究所为培养电影文学人才,决定增设编剧系(教育部确认为电影编剧编辑专修科,下简称编剧班),与此同时,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也改名为中央电影局电影学校。

      同年春,《光明日报》等报登出编剧班招生启事,报考条件为大学肄业一年以上,学制三年,大专学历。9月,有20多名学生入学,他们来自三个方面:向社会招生录取,学习中文、外语、社会学等专业的大学肄业生或毕业生,也有少数高中毕业生;在革命文艺队伍从事工作三年以上有关相应条件者;北京文联推荐的青年业余作家。1952年,根据中央关于调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青年学生充实各大学的决定,有的转业军人经业务考核,调来了编剧班。由此,全班学生共36人。

      在编剧班的筹备中,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王震之兼任主任,后由林艺接任。不久,林调回剧本创作所,又调来耿西担任主任。专职教师有许之乔,鲁军、戴江为助教,徐庄为思想辅导员。

      编剧班同表演班一样,按战争年代的革命学校方式进行管理,学生享受供给制待遇(调干生除外)。入学后,首先进行入学教育,端正学习动机,树立正确人生观。接着,按照中央决定,跟其他文艺单位一道,参加中央土改工作团,到湖北汉阳搞土改工作。全班学生分配在各个区、乡、村,跟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他们一起搞土改。第二学期,全班学生又去石景山钢铁厂体验生活三个月。第三学年,即53年9月,全班并入电影剧本创作所,称编剧编辑实习班,同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央文学讲习所前身)一起,开展教学活动。

      编剧班的课程,以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除本校教师外,还邀请社会上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他们是:田家英,主讲政论课;王震之,主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贾霁,主讲《文艺学问题》;秦兆阳、艾青、胡风,讲《文艺和文艺创作问题》;陈荒煤,主讲《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周扬、林默涵,主讲文艺形势问题;俞平伯、端木蕻、于敏,评论《红楼梦》;冯雪峰、聂绀弩,评论《水浒传》,冯还结合有关人物形象,讲了典型问题;孙伏园,主讲鲁迅及其作品;李何林,讲中国文学史的有关问题;钟敬文讲民间文学;孙家琇,主讲莎士比亚剧作;吴达元讲法国文学及《费嘉罗婚礼》;赵少侯讲巴尔扎克著作;金人,讲苏联文学。在电影专业方面:蔡楚生、史东山,主讲了电影的特性;岳野讲电影编剧问题;孙谦,讲了《葡萄熟了的时候》的创作问题。本校教师讲课的有:许之乔,主讲《情节与结构》;耿西,主讲《冲突与结构》;吴天(电影学校教务处主任),讲电影编剧问题,等。

      编剧班转到剧本创作所后,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写作业,更多时间用来自己读书,北京图书馆成为他们重要学习场所。电影局决定撤销剧本创作所后,他们又回到电影学校(52年,已改名为北京电影学校)。最后,每个学生都以剧本和论文作为自己的毕业作业,取得了毕业资格。成为了电影文学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他们也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由专科学校培养的第一批电影文学人才。

      编剧班结束后,教师中只有许之乔留在电影学校,毕业生中的汪流、余倩,留校任教。之后,他们组成了以许之乔为组长的文艺理论教研组,担负了全校的文艺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江流主讲《文学概论》(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许之乔、余倩主讲《文学作品分析》(艺术专业的必修课),许之乔主要讲《〈红楼梦〉分析》,余倩主讲《西厢记》、《元人杂剧》、《子夜》、《激流三部曲》、《创业史》和《风雪之夜》(王汶石)等作品分析。苏联专家举办的专修班结束后,担任翻译的梅文调来文艺理论教研组,讲授《中国文学简史》。

      1960年,为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提高大学社会科学与艺术专业的教学质量,中宣部抓了全国文科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工作。文化部组织各艺术院校的文艺理论教师编写统编教材《艺术概论》,电影学院派了汪流参加,后期,又派了摄影系的沈嵩生参加。《艺术概论》(试用稿)完成后,沈嵩生调文艺理论教研组任副组长。

      二、建立电影文学系

      1961年,365bet官方博客根据文化部的决定,成立电影文学系。学生是从撤销的文化学院哲学、文博、编辑等专业中挑选来的。经考核,有14名肄业一年的大学生,进入了电影文学系。另外,又由表演系转来了两名学生。这就组成了第一届电影文学本科班(下简称文61班)。当时,文学系实际上是由文艺理论教研组对该班的教学、行政、思想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沈嵩生任班主任。

      1961年秋,来自北大、北师大、南开等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黄式宪、舒晓鸣、封敏、陈家壁、陈培仲、吴锦华等分配来校,充实了电影文学系的师资队伍。他们有的参与61班教学辅导工作,有的负责全院《语文》、《中国文学史》、《文学作品分析》等课程的教学。

      文61班人学后,在文化学院一年学习的基础上,第一学年继续学基础课;第二学年,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划分为两个专业:剧作专业和理论专业。从苏联莫斯科电影学院编剧系毕业的王迪,调来了文学系,担任剧作专业主任教师;汪流担任理论专业的主任教师。他们分别担负了两个专业课教学:《电影剧作》与《电影理论》,并指导学生作业。文艺理论教研组的其他教师,许之乔、余倩、沈嵩生等,也给他们开了《情节与结构》、《文学作品分析》、《艺术概论》等专业课和基础课。

      此外,该班还邀请了校外专家来校讲课,他们是:于敏、林杉、岳野,分别主讲《电影剧作问题》;耿西,专门讲了《主题问题》;罗艺军,讲了《电影语言》;水华、崔嵬,分别结合自己的影片,讲授电影导演创作;焦菊隐、舒强,着重讲了话剧创作,焦菊隐还讲了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的继承问题。

      根据教学计划,文学系实施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61班在校期间,曾于1962年冬,去北京通县永乐店地区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实行三同,编写村史、家史,既了解了农民,也收集了创作素材。1963年冬,又去顺义县农村深入生活,为《写作》课作业收集材料。编剧专业还为最后的毕业作业(短片剧本)下去生活了一段时间。最后,理论专业和编剧专业,分别以论文和剧本作为毕业作业,经过答辩,于1964年7月毕业(连同文化学院的一年,学业四年)。这个班,是根据高教部对大学文科教育的要求,有比较完整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比较规范,教学也还比较系统,为以后建立完备的电影文学教学体系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当时文艺界的形势以及缺乏师资,61班毕业后,电影文学系没有继续招生。

      1966年,文艺理论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文革"。1970年,随全院师生下放到河北保定驻军农场,参加农业劳动,并继续搞运动。1972年,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电影系招了摄影、照明、美术各班,先后调回了余倩、舒晓鸣、陈家壁等,继续担负全校的文艺理论课,开设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学作品分析》等课程。1974年,从文化部干校回城的丁力、周明、白景晟、尹一之等,先后调来电影学校,充实文艺理论教学。1976年,"文革"结束,曾调往(及借往)外单位的沈嵩生、王迪、汪流、黄式宪、封敏等,先后调回了学校。在此期间,"文革"中曾同戏剧学院导演系合并的原电影导演系,也调回了学校,同原电影文学系的教师合并,1978年5月成立了编导系,由校领导小组成员吴国英兼任编导系领导小组组长,汪岁寒、沈嵩生、文伦任副组长。

      1978年9月,编导系分解为文学系和导演系。吴国英任电影文学系主任,沈嵩生、余倩任副主任,丁力任支部书记。1982年,沈嵩生接任系主任,王迪、余倩任副主任。1984年,王迪任系主任,余倩和陈智任副主任。此外,周传基、郑亚玲、孔都等也先后调来系工作。1979-1984年间,文学系根据"文革"破坏后的电影事业对电影文学人才的急需,连续办了几期一至二年制的电影编剧(或理论)进修班,以在职的青年文学工作者为对象,进行专业理论教学。这些班分别是:

      l976编导进修班(1976-1978年),主任教师(兼班主任)周伟;

      1978编剧进修班(1978-1979年),主任教师干学伟,班主任沈嵩生;

      1980编剧进修班(1980-1981年),主任教师王迪,班主任柳城;

      1982编剧进修班(1982-1983年),主任教师尹一之,班主任吴国英;

      1983理论进修班(1983-1984年),主任教师余倩,班主任周明。

      这些班,除本系教师主讲专业课外,邀请了社会上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他们是:王朝闻(关于美学问题)、冯牧(文学创作问题)、陈荒煤(关于创作问题)、钟惦非(对电影美学的思考)、邵牧君(外国电影讲座)、郑雪来(电影美学问题)、李少白(中国电影讲座)、罗艺军(关于电影评论)等。

      这一时期,又从外单位和外部门先后调来了于永和、刘一兵、黄世华、戴锦华、马中行等教师。

      电影文学系教师还担负着全院的文艺理论与电影史、论等公共课,包括:《艺术概论》、《文学作品分析》、《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电影艺术概论》、《电影剧作》、《影片分析》、《电影讲座》等。其中,由白景晟、周传基、孔都主讲的《外国电影史》,封敏、陈家壁、舒晓鸣主讲的《中国电影史》等课,都是电影学院建院以来,首次由本院教师主讲的课程。

      八十年代前后,随着电影学院各专业招收本科生,社会上也提出了对电影文学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文学系在连续办的编剧进修班以及全院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在管理、师资、教材等方面,已经为开设本科班创造了条件。但是,对学校究竟能不能培养电影编剧这个问题,校内外均有不同看法。以系主任王迪为代表的文学系教师,坚持了"系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学校教育,是可以培养电影编剧"的观点。1984年10月,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文学系着手制定本科教学计划并建立了电影剧作教研组,配备教师,开始了招生准备工作。全系成立了三个教研组:电影剧作教研组,王迪兼任组长;电影理论教研组,汪流任组长;文艺理论教研组,余倩任组长。

      1985年1月4日,文学系为筹备本科班,在北京新桥饭店召开了"培养专业电影编剧工作者座谈会",电影界前辈夏衍、陈荒煤、于敏、林杉.、黄宗江、黄宗英,以及校友柏柳、张翠兰等出席了会议。会上大家积极发言,热情支持文学系招收本科生。夏衍说:"对你们,电影文学系要招本科班,我感到很高兴。""电影学校已经办了30年,当时,是建国初期,以前没有这么个学校。正式学校办起来时,主要是苏联电影专家当顾问。""这个学校是在没有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情况下办起来的,所以办了导演系、摄影系、表演系等,几方面都有了,独独缺少编剧这个专业,因此这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支合格的真正了解电影艺术规律的强大的编剧队伍的一个原因。"(见《夏衍谈电影》,70,71页)

      文学系为了充实师资队伍,完善教师结构,先后从各大学或研究机构调来了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生,他们是:胡濒、苏牧、崔卫平、李弈明、杨慧、崔子恩、魏大海等。1985年,为了检阅全系教师的学术水平,举办了学术研讨会,为时两天。每个教师自由选题向研讨会提交了论文。中国电影评论会会长钟惦非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

      同年,文学系剧作教研组开始了专业课主要教材《电影剧作概论》的编写工作,得到了中国电影出版社的支持。该书于1985年5月出版。主编:汪流;执笔者:王迪、汪流、黄式宪、柳城、刘一兵、陈智;责编:王中成。这是中国第一部大学电影剧作专业教科书。

      报考1985年文学系本科班学生500余名,经考核,14名被录取。该班主任教师由王迪担任;助教:刘一兵。教学过程中,请了校外专家、学者陈荒煤、王愿坚、郑雪来、苏叔阳、丁扬中、袁可嘉、梁左、何钟辛、高占河等来校讲学。1987年4月,夏衍为文学系师生作了题为《培养一支过得硬的电影编剧队伍》的学术报告(见《夏衍谈电影》,97-110页)。

      文学系在筹备本科班的同时,参与了学院同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家协会等单位,联合招收"电影历史及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工作。余倩、汪流、白景晟、沈嵩生任1985届硕士生的指导教师,分别带了"电影艺术理论"、"电影剧作理论"等研究方向的8名研究生。他们于1988年分别通过了论文答辩,取得了硕士学位。

      1986年,文学系经批准,设立电影剧作和电影理论两个专业,并分别招生。1986年10月,学院邀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电视理论专业主任尼克·布朗教授来院讲学:《电影理论史评》,文学系全体青年教师参加听讲,为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这门课程创造了一定条件。

      1987年9月,文学系经过充分准备,招收了第一届电影理论本科生,由汪流、戴锦华、苏牧组成教学小组。汪流任前两年主任教师,后两年主任教师由戴锦华担任。戴锦华、钟大丰、李奔明等几位青年教师,主讲了这个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经典电影理论》、《现代电影理论》。

      1989年、1985级剧作专业,经过四年学习,每个学生以独立创作的长故事片文学剧本作为毕业作业,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主席林杉说:本科毕业生,能写出如此高专业水平的电影剧本,出乎我的意料(大意)。接着,青年电影制片厂与文学系联合举办这届毕业生的电影剧本研讨会,陈荒煤、林杉、余倩、郑洞天、张暖忻等十余人参加了讨论。会后,唐大年的剧本《日常生活》,被张暖忻选中,搬上了银幕。电影改名为《北京,你早》,获1990)年中国政府奖"优秀影片奖"。

      文学系为提高教师素质,将一些青年教师派往国外进修,有的已学就先后返回工作岗 位,他们是:湖濒、钟大丰等,有的教师,因工作需要,调离了本系,他们是:于永和、黄世华、 丁力、周传基、周明等。同时,又调进了一部份教师:马军骧、丁牧、夏汉碧、黄丹、曹保平、 陈山、王志敏、马修雯、吴迪等。1991年胡濒接任文学系主任。

      之后,文学系的本科教学进入了正常轨道,每年招收电影剧作专业或电影理论专业:

      1989年,招收电影剧作专业本科生,教学小组为刘一兵、苏牧、黄丹,主任教师刘一兵;

      1990年,招收电影理论专业本科生,教学小组为胡濒、李弈明,主任教师胡濒;

      1991年,招收电达剧作专业本科生,教学小组为王迪、崔子恩,主任教师王迪;

      1992年,招收电影剧作专业本科生,教学小组为王迪、张夫、黄丹,主任教师王迪;

      1993年,招收电影理论专业本科生,教学小组为王志敏、庄宇新,主任教师王志敏。

      这一时期,文学系教师继续招收"电影历史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1989年,余倩、沈嵩生分别招收"电影艺术理论"研究方向硕士生共四名;王迪、汪流分别招收"电影剧作理论"研究方向硕士生共三名;封敏招收"中国电影史"研究方向硕士生一名。1990年,王迪、黄式宪分别招收"电影剧作理论"研究方向硕士生共三名。1993年,余倩招收"电影艺术理论"研究方向硕士生两名。

      这一时期,文学系还为满足社会上对不同层次电影文学工作者的要求,继续举办各种类型进修班。

      1989年,举办了电影编剧高级进修班,主任教师王迪,班主任夏汉碧,顾问林杉。这个班,是以在电影剧本创作上有相当成就的青年编剧为对象。90年6月,特邀请莫斯科电影学院编剧教研室主任聂哈罗雪夫为该班讲学半个月。

      1989年,举办了高等学校电影课程青年教师进修班(即:助教进修班),主任教师黄式宪,顾问陈荒煤。

      1990年,举办电影编剧专业证书班,带班教师王志敏、郑亚玲。

      1991年,举办电影编剧专业证书班,带班教师苏牧、马修雯。

      1992年,继续举办电影编剧专业进修班,带班教师郑亚玲、曹保平。

      这一时期,一批青年教师承担了全院文艺理论课和电影基础课。崔卫平主讲《艺术概论》;胡濒、郑亚玲主讲《外国电影史》;钟大丰、马军骧主讲《中国电影史》;王志敏主讲《电影美学》;刘一兵、丁牧主讲《电影剧作》;吴迪主讲《中国文学史》;马修斐主讲《外国文学》等。

      电影文学系从1993年9月开始,与北京大学合作建立了培养跨校双学士学位生。通过规定的专业考试,从北京大学录取了12名跨校双学士学位生,即电影电视艺术第二学位人才。从1993年9月至1996年6月三年时间内,为第二学士学生开设:《电影艺术概论》、《中外电影史》、《视听语言》、《影片分析》、《电影剧作》及作业摄制实践等课程。学生学完规定课程后,经考试及毕业论文答辩,达到毕业要求,可获得"电影电视艺术第二学士学位"证书。

      电影文学系从1951年建系以来,历时四十余年,三起三落,路程艰辛,在几代教师的努力下,向社会输送了近五百名接受系统专业教育的电影文学人才。他们中的一批人都已成为优秀的电影剧作家和电影理论家。

      三、电影文学系教师及毕业生的获奖影视作品、组织机制

      电影文学系教师及历届毕业生的获奖影视作品(不完全)简记:

      严婷婷、康丽雯编剧的影片《苗苗》,获1980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影片奖",1981年印度第二届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影片奖";

      于永和编剧(合作)的电视剧《凡人小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电视剧一等奖;

      吴建新编剧助影片《泉水叮咚》,获1982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影片奖"1983年意大利第13届季佛尼国际儿童电影节"意大利总统奖";

      王兴东、王浙滨编剧的影片《飞来的仙鹤》,获1982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影片奖",1986年法国阿朗松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影片奖"; 严婷婷编剧的影片《应声阿哥》,获1982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影片奖";

      李平分编剧的影片《在被告后面》,获1983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影片奖二等奖";

      王冀邢编剧的电视剧《燃烧的心》,获1983年第4届飞天奖"优秀单本剧一等奖";

      曾晓凌编剧的电视剧《赤橙红绿青兰紫》,获1983年第3届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

      陈敦德编剧(合作)的影片《老板哥和电妹子》,获1984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影片二等奖";

      陈立洲编导的电影(路》,获1984年第4届金鸡奖"特别导演奖";

      王宏编剧的电视剧《走向远方》,获1984年飞天奖"优秀编剧奖";

      孔良编剧的影片《似水流年》,获1984年第4届香港电影节"金象奖";

      张子良编剧的影片《黄土地》,获1985年瑞士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等;

      宁和编剧的电视剧《一个叫许淑娴的女人》,获1985年第6届飞天奖"优秀单本剧三等奖";

      张天民编剧(合作)的电视剧《弟弟在等我》,获1985年第6届飞天奖"优秀短剧一等奖";

      姜一编剧的电视剧《大年初一》,获1986年第7届飞天奖"优秀单本剧二等奖";

      方义华编剧的电影《野妈妈》,获1987年印度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王兴东、王浙滨编剧的电影《鸽子迷奇遇》获1987年第2届童牛奖"特别奖"1987年印度第3届国际儿童电影节"金章奖";

      贺梦凡编剧的电影《孙中山》,获1987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影片奖",第7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0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翟俊杰导演的电影《血战台儿庄》,获1987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故事片奖",1988年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王兴东、王浙滨编剧的电影《我只流三次泪》,获1987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故事片奖",第3届童牛奖"优秀故事片奖";

      段宝珊编剧(合作)的电影《买买提外传》,获1987年第8届金鸡奖"特别奖";

      李宝林编剧的影片《远离战争的年代》,获1987年前苏联塔什干电影节银奖、1989年意大利萨尔索电影节特别奖;

      曾晓凌编剧的电视剧《大角逐序曲》,获1987年第8届飞天奖"优秀单本剧三等奖";

      翟俊杰编导(合作)的电影《共和国不会忘记》,获1988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故事片奖",第12届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韩志君编剧的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获1988年飞天奖"优秀长篇连续剧三等奖",金迅编剧的电视剧《蒲公英》,获1988年全国少数民族电视剧展播"优秀电视剧奖";

      陈立洲编剧的电影《寡妇村》,1989年第12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张天民编剧(合作)的电影《开国大典》,获1989年第10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编剧奖";

      康丽雯编剧的电视剧《同是一个太阳》,获1989年第10届飞天奖"优秀短剧三等奖";

      方义华、王冀邢编剧的电影《焦裕禄》,获1990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故事片奖",第11届金鸡奖和第13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唐大年编剧的电影《北京,你早》,获1990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故事片奖";

      韩志君编剧的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获1990年第11届飞天奖"优秀长篇连续剧二等奖";

      肖矛编剧的电影《五个女人和一根棍子》,获1991年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金球奖";

      李平分编剧(合作)的《大决战》(一、二、三部),获1991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影片奖",第14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汪流编剧(合作)的电影《哦,香雪》,获1991年第41届柏林电影节"国际儿童和青年电影中心奖";

      姜一编剧的电影《过年》,获1991年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黄世英编剧的电影《世界屋脊的太阳》,获1991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故事片奖";

      王静编剧的电视剧《誓言》,获1991年第12届飞天奖"优秀长篇连续剧三等奖";

      王兴东、王浙滨编剧的电视《纪委书记》,获1991年第12届飞天奖"优秀长篇连续剧三等奖";

      肖矛编剧的电影《血色清晨》,获1992年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金球奖";

      刘一兵编剧的电视剧《诗人小朱子),获1992年全国优秀电视剧展播"三等奖";

      宁岱编剧的电影《找乐》,获1993年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金球奖",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奖"等;

      王兴东编剧的电影《蒋筑英》,获1993年中国电影政府奖"优秀故事片奖"和"最佳编剧奖";

      蓝之光编剧(合作)的电影《三毛从军记》,获1993年第13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

      苏牧编剧(合作)的电视剧《小爽一家》,获1993年星光奖二等奖;

      刘一兵编剧的电视剧《神算子》,获1993年第13届飞天奖"最佳单本剧奖";

      塞夫导演(合作)的电影《东归英雄传》,获1994年中国电影政府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导演奖";

      

    首页 | 新闻热点 | 学院概况 | 院系设置 | 管理机构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讨论平台 | 电子邮件
    © copyright Copyright 2009 365bet官方博客 - 京ICP备05066839号